29日下午,CBA联赛办公室对外发布了2014-2015赛季的总结报告,同时公布了新赛季CBA的相关新规定。在解读这两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时,联赛办公室负责人详细阐述了其中的要点,特别是针对外援续约的新规定,特别增加了关于薪资方面的条款。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说明,实施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因多家俱乐部争夺而引发的外援薪资水平的显著提升。
澄清核减联赛经费去向:篮协不留一分钱
29日,CBA联赛总结与展望的资料对外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报道指出,资料中仅提及了2014-2015赛季联赛的十二条亮点,并未提及任何不足与教训。对此,CBA联赛办公室的相关人员明确指出,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负责人指出:“这份总结报告涵盖了九个重点领域,既阐述了取得的成就,又梳理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报告篇幅达12000字,并非仅限于赞扬。”他进一步说明,“具体来看,我们对诸如赛风赛纪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联赛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
某些信息,公众或许会产生误解或错误解读。该负责人以实例说明道,例如,“44名外援担任CBA主唱”这一表述,仅是用数据描绘联赛的实际情况。我们坚信,这并非CBA联赛的亮点所在。
这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他原本打算通过数据来展现上季CBA联赛的全貌。未来,在发布联赛信息时,主办方将更加留意,力求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联赛办公室明确指出,针对本赛季产生的所有罚金以及扣除的联赛资金,将依照惯例成为联赛的结余。这笔资金将平均分配给各俱乐部,中国篮协承诺不会保留任何一分钱。一位负责人如此表示。
续约外援新规:防止外援薪资因竞争疯涨
在即将到来的新赛季,CBA将推出一系列新的规定,其中,对外援续约条款的调整,尤为引人关注。
在这个休赛期间,所有与原俱乐部合约届满的外籍球员,将受到新的“外籍球员优先续约政策”的约束。依据该政策,一旦外籍球员的合约期满,原俱乐部将获得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先续约资格。也就是说,若某俱乐部希望与上赛季曾效力该队的外籍球员续约,他们可以提出将球员薪资提高10%的条件,而球员则需做出是否续约的决定。
若球员选择拒绝,那么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他将被禁止加入中国篮球联赛中的任何其他俱乐部,这包括但不限于CBA联赛和NBL联赛。
在一个赛季期间,每家俱乐部仅有两个优先续约的名额可供使用。俱乐部已明确,关于外援优先续约权的具体实施时间定于7月31日的下午3点。紧接着,在7月31日之后的第二个工作日,联赛官方将正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有关优先续约权的详细信息。
联赛管理者强调,实施该规定的核心宗旨在于防止各俱乐部之间对于外援的激烈争夺,从而遏制外援薪资水平的显著增长。
选秀制度出台:球队选秀权暂不能交易
此外,在上赛季已有退出意向的选秀机制,预计将在接下来的数月内逐步推进。此次选秀的参与者涵盖了众多球员,不仅包括在读的大学生球员,还囊括了那些未曾报名参加CBA的港澳台地区球员。具体而言,大学生球员需满足年满18周岁且为在校生的条件,并且需有过参加CUBA或大超联赛的经历;而对于港澳台地区的球员,原则上则需展示出在各自地区最高级别联赛的参赛经历。
自五月起,选秀活动的报名阶段、训练营以及选秀盛典将依次展开。在盛典之中,各支俱乐部将依照上季CBA联赛的排名顺序,采用逆向抽签的方式,挑选出他们中意的运动员。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选中的球员若决定不为本俱乐部效力,将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失去参加CBA联赛的注册资格。然而,联赛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选秀的具体方案还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相关细节将在不久的将来对外进行公布。
选秀球员的薪酬将得到保障措施。根据联赛委员会的投票结果,入选的球员将与俱乐部签署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包括一年的保障期以及一年的俱乐部优先续约权。此外,新秀球员的薪酬标准与NBA选秀规定相仿,即球员的选秀排名直接决定了其薪资水平。据悉,在本年度的CBA选秀活动中,排名第一的球员的年薪将不少于三十万元人民币。
沿用亚洲外援政策:球队比例将逐年降低
在不久前于杭州举行的CBA联赛委员会会议上,与会30名委员以不记名投票形式,一致通过了新赛季亚洲外援的选用计划。据2015-2016赛季的数据显示,具备使用亚洲外援资格的俱乐部将占整个联赛球队总数的30%,换算下来,共有6支球队能够享有这一待遇。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一比例将持续下降;以2016-2017赛季为例,届时将有25%的球队获得使用亚洲外援的资格;若CBA联赛保持20支球队的规模,那么在下下赛季,仅有5家俱乐部能够启用亚洲外援。此外,下赛季CBA联赛将继续执行2014-2015赛季的规定,即第4节亚洲外援的上场将不受任何限制。
联赛主办方负责人指出,部分委员认为,前10名与后几名球队在实力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会对整个联赛的观赏性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