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 nba CBA新赛季明日启幕,13年成中国职业联赛样板,品牌推广获巨大成功

作者:24直播网       时间: 分享

广州日报报道,CBA新赛季明日盛大开幕,标志着我国篮球联赛迈入第13个赛季,CBA已确立为中国职业联赛的典范。该联赛致力于借鉴NBA的先进理念,在赛制改革、市场运作、品牌推广及包装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篮球协会积极向NBA取经的这些年里,姚明、王治郅、巴特尔、易建联等众多球星纷纷加盟NBA,使得NBA在中国篮球爱好者中引发了空前的狂热。CBA联赛在品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明星们的效应也成为了推动中国篮球联赛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从2007年度至当年赛季,联赛吸引了高达4.2亿的电视观众,中央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保持在0.54,而现场观赛人数更是达到了100万。

中国篮协的办公室主任郝国华指出,CBA现已成为我国最为出色的职业篮球联赛。10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篮球高峰论坛上,国家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重申了“竞技篮球、娱乐篮球、财富篮球、文化篮球”的篮球理念,以及“大目标、大开放、大整合、大协作”的四大战略。这些观点和战略的提出,明确展现了中国篮球致力于与国际接轨、迈向职业化的清晰思路。

中国篮球协会为CBA描绘了一幅光明的未来图景,然而CBA也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尽管联赛整体运营状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众多俱乐部的运营依旧举步维艰,多数俱乐部尚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NBA将目光投向了这块巨大的中国市场,正逐步向CBA逼近。在迎接国际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1 NBA要打造中国NBA

CBA在吸纳NBA的先进经验之际,NBA正努力开拓这片诱人的中国市场,被誉为“大蛋糕”的领域。据NBA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NBA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高达约5000万美元,这一数字成为NBA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海外收入来源。去年,NBA的总收入达到了4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斯伯丁公司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篮球产品销售地,据预测,2007年篮球的销量有望突破百万大关。在我国球星球衣的热销排行榜上,姚明的排名位居第六,紧随科比、艾弗森、麦蒂、韦德和詹姆斯之后。NBA品牌产品在我国有5万个销售点,涵盖了阿迪达斯、沃尔玛和家乐福等众多零售渠道。

NBA的雄心壮志远非止步于此,NBA总裁斯特恩明确指出,NBA计划与我国篮协携手,将常规赛引入我国,并展望未来,致力于培育一个属于中国的NBA。依照斯特恩的规划,NBA与CBA的合作将涵盖三个主要领域:首先,在全国各地修建篮球设施;其次,协助中国篮球队增强竞争力,并举办针对球员与教练的培训课程;最后,携手CBA,努力打造全球第二个NBA。NBA计划在中国构建第二个NBA的构想,尽管在实施上存在疑虑,但对于尚有进步但根基仍不稳固的CBA联赛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警示。一直以来,CBA都以NBA为榜样,如何在导师的持续施压下迅速成长,塑造独特的品牌而非仅仅成为模仿者,成为了CBA联赛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

2 CBA具鲜明NBA印记

审视我国篮球赛事的演进历程,初期阶段困难重重,而联赛的真正振兴则始于借鉴NBA的经验与模式。

1995年,国际管理集团(IMG)接手了我国男篮甲A职业联赛的商业运营。他们负责联赛的冠名权、广告招商等事务。凭借自身的运营实力,IMG为联赛注入了启动资金。鉴于IMG与中国篮球协会的合作性质为承包型,IMG致力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中国篮球联赛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经营上的重重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联赛运营商IMG的协同合作并不顺畅,赛事与商业活动未能有效融合。最终,在经历了5年的艰难运营后,IMG不得不在2000年选择退出。

2003年,李元伟被任命为篮管中心主任。他借鉴了NBA等国际职业联赛的运营模式,作为中国篮球联赛改革的参考,中国篮协正式推出了名为“北极星计划”的篮球改革与发展战略。到了2005年,篮管中心与相关方达成了一项为期7年加5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创立了合资公司中篮盈方,其中中方持有51%的股份。盈方每年向篮管中心和各俱乐部提供650万美元,用作联赛的运营资金。这笔资金涵盖了俱乐部场馆的广告费用。此外,CBA联赛的经营权被集中由中篮盈方统一管理。

取消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以促进主体培育、实施南北分区策略以培育广告市场、设计总冠军戒指以塑造联赛品牌、调整奖金分配以增强比赛观赏性,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一个核心目标(即提升CBA品牌价值),并围绕三个服务方向(球迷、赞助商、媒体)展开,本质上是在借鉴NBA模式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NBA特色。

3 CBA职业化改革见成效

中国篮协在CBA品牌的整体形象塑造上投入了极大的心力。自2004年至2005赛季,CBA联赛的主题定为“武侠”,到了2006年至2007赛季,则转变为“烽火诸侯”,而本赛季的主题则是“三剑归一”。在品牌推广方面,联赛陆续推出了中国篮球脸谱、至尊宝鼎以及冠军戒指等一系列举措。

中国篮球协会在明星打造领域,同样邀请了专业的策划机构对运动员进行辅导。此外,还指导他们借鉴NBA球星的行为,投身于公益活动中,以提升他们的公众形象。

北极星计划的推行使得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焕然一新,不仅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目光,更塑造了联赛的良好形象。

经过12年的联赛运营,CBA已构建起一条脉络清晰的产业体系,中国篮球协会、运营方、各俱乐部以及赞助商均能各取所需。在2004至2005赛季,CBA共吸引了8家合作伙伴及赞助单位,其中安踏作为主要赞助商,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并免费提供价值千万的篮球装备,即便是赞助额最低的,也达到了200多万元。

CBA联赛如今已成为我国形象最佳、声誉最响、影响力最强、商业价值最高和市场开发潜力最大的职业赛事。在2006年至2007赛季,该联赛吸引了4.2亿电视观众,中央台的收视率平均值高达0.54,同时现场观众人数也达到了100万。对此,李元伟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篮球高峰论坛上表示出乐观态度。

总体来看,俱乐部并未实现盈利,经营状况依旧严峻,尽管CBA的改革措施未能有效帮助多数俱乐部走出经营困境,各地俱乐部对于中国篮球联赛的改革前景也持谨慎态度。作为CBA的核心力量,俱乐部对于目前由中篮盈方公司统一运营的模式并不十分认同。

刘宏疆,广东宏远俱乐部副总经理,语气中带着些许忧虑地说:“他们不能急于收获果实。”目前,我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市场尚不完善,俱乐部运营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即便作为CBA联赛中运营最为出色的俱乐部,广东宏远在经营收入中,球票和冠名收入仍占据了超过80%的比例。“我们的品牌店运营得相当出色,相较于起初,销售额增长了200%。”即便如此,这部分收入在俱乐部整体经营性收入中所占比例依然相当有限。

中国篮球统一收回包括场馆广告在内的经营权,此举让俱乐部感到不自在。中国篮协每年仅向俱乐部返还300万元,这个数额对于俱乐部的投入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据调查,目前中国篮球协会的主要经济支撑来自企业赞助,而各俱乐部在商业开发方面的权限仅限于门票收入和品牌赞助。截至上季,CBA联赛的赞助商共计8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国内企业。CBA尚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联赛的组织架构还是比赛规则,都与NBA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各俱乐部的投入水平也各不相同。关于每年的收入情况,我们尚未能给出确切的数据,然而,众多俱乐部仍在亏损之中,这表明CBA整体尚未实现盈利。”郝国华直言不讳地表示。此外,这也反映出CBA的职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

4 CBA难以复制NBA

实际上,CBA借鉴NBA的经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能像NBA那样使俱乐部真正成为联赛运营和市场培育的核心力量。在NBA,联盟的理事会由各NBA球队的老板或其代理人构成,而总裁则由理事会任命,并对理事会负责。NBA作为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运营和管理机构,其利益与各俱乐部的利益紧密相连。NBA承担着联赛品牌的推广工作、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联赛整体运营的职责,其核心目标在于使联赛规范化,并确保各俱乐部能够从中获得共同的利益。

中国篮球联赛的运营主体为中国篮协所控股,并委托给负责运营的合作公司管理。中国篮协作为CBA联赛的行政机构,由于我国特有的体育管理架构,其与各俱乐部的关系无法达到NBA那样的紧密程度,NBA的职业化理念在中国篮球体系中难以完全融入。

何时中国篮球管理中心的标识被移除,中国篮球联赛才有望真正实现与NBA相媲美的职业化水平。这番话,一位俱乐部高层半带玩笑地告诉了记者。

标签: cbanba  
相关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