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由中信资本领头的我国财团,以35亿欧元的价格向英超豪门曼联队提出了正式收购报价。然而,中信资本方面今日对此予以否认。据一位行业资深记者透露,《天下公司》得知,确实有我国财团通过中介机构与曼联俱乐部进行了接触,但关于此事的具体进展情况,目前尚处于保密阶段。
国家主席在访问英国期间,曾参观曼彻斯特大学,并受到了一个曼联足球队的足球作为礼物。随着中英两国足球交流的日益密切,市场纷纷猜测,中国的资本可能正有意图进入英国的足球俱乐部。
曼联坐落于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大曼彻斯特市,堪称全球最杰出的足球俱乐部之一,曾荣获19次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冠军头衔,以及3次欧洲冠军杯的荣耀。此外,曼联还培养并拥有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球星,如巴斯比、博比·查尔顿、埃里克·坎通纳、贝克汉姆、C罗和鲁尼等。
曼联的股权体系采用“双轨制”模式,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股票属于A类,而格雷泽家族所掌握的B类股票则握有67%的投票权,故此,曼联若出售上市公司股份,亦不会对格雷泽家族对曼联的掌控力产生任何影响。
曼联在绿茵场上屡战屡胜,赢得了众多中国球迷的喜爱,然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盈利模式却鲜为人知。曼联究竟靠什么手段实现盈利呢?实际上,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比赛日的收入,涵盖门票及各类食品的销售;二是媒体收入,主要指转播权的收益;三是商业收入,包括球队的冠名权、球员肖像权、球衣销售以及商业比赛等。曼联的负债水平持续偏高,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俱乐部在偿还债务及支付利息方面的金融净支出依然达到了7000万英镑的巨额。
自2012年上市以来,格雷泽家族持续寻找潜在的买家,期间,中国铁建、万达集团等国内企业均与曼联建立了某种程度的联系。北京大学副教授黄嵩分析指出,曼联之所以屡次与国内企业传出绯闻,其原因是曼联的球迷群体主要分布在亚洲,而格雷泽家族则认为在亚洲市场能够获得较高的售价。
尽管不同足球俱乐部的所有权结构不尽相同,然而它们的运营模式却大体相似,普遍是通过建立球队参与联赛、杯赛等活动,以此获得转播权、门票和赞助商的收益。在这些收益中,球迷群体尤为关键。2011年,德国一家知名的体育调查机构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曼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高达3.54亿的球迷支持者,其中超过2亿来自亚洲地区。
那么,中国资本投资曼联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万达集团先前对西甲豪门马德里竞技的投资中窥见一二。在1月21日,万达集团对外宣布,以45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该俱乐部20%的股份,并正式加入董事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涉足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曾明确表示,此次投资的目的在于在俱乐部中拥有话语权,以便为中国球员在欧洲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便利。
万达集团加入后,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作出承诺,将推出专门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培训计划,并全力扶持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深造;万达集团与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共同出资,各承担50%,投资3000万欧元在马德里建设新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万达集团还将与马德里竞技俱乐部携手,在中国设立三所足球学校;从万达赞助的赴西班牙留学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选拔杰出球员加入马德里竞技的一线队和二线队进行比赛;每年还将邀请马德里竞技俱乐部来中国进行比赛,将欧洲先进的足球训练和比赛经验引入中国。
行业专家指出,今后我国企业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将效仿万达集团的做法。